在家教育與家庭
— 理事長 黃建松 —
孩子是 神託付給家長的產業。
家長需要認識的重要信念是:孩子是一份珍貴的禮物。
一般人對教育的普遍認知,不外乎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等。張文亮教授在著作中曾為教育做說明:當你靜靜地側耳,仔細地傾聽,約可以察覺到,每一個世代眾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深沉的、不斷的呼喚:「帶領人出來,帶領人出來…」。這個呼喚,源自古老,迴傳在每個世代,直傳到今。
早期的人,將這個呼喚濃縮成一個拉丁文字educere來代表,這字是「教育」。Educate的字源,意即帶領人出去(lead them out)。既是如此,領出來的方向又是去哪裡﹖而處在現今的世代,許多父母開始詢問:「我們該怎麼教導孩子真理與品格?」有一部份的人選擇帶著小孩在家教育,然而我們要問的是:要如何教導? 在家未必有教育,但是,在家必須要教育。
也因如此,在家教育最大的挑戰就是,讓孩子把家人當成學習的對象(有時可能是父母要向孩子學習的),聖經耶利米書三十五章利甲族的典範,凡祖先所吩咐的都遵守了,得著 神的應許約拿達必永不缺人侍立在神面前。
把家庭當成學習教本,教育的核心圍繞家庭,因此父母的角色至關重要 (當然,父母的重要性不論有沒有自學都一樣重要)。其實,孩子的一舉一動並非由在外的環境決定,而是由在家中潛移默化而來,家長覺得不重要的行為,在孩子眼中很容易被放大、被模仿。我們看見孩子不好的行為而指正他們,卻忽略了可能來自於模仿大人。「教育來自生活」,大人怎麼行,我們的孩子就怎麼學。出門在外孩子的行為,某種程度就顯露一個家庭的家庭教育執行狀態,外人無須對其家庭有深入了解即可略知一二。這就是今天要提的:在家必須要教育。
父母認為把孩子從學校領回家,就是保護(也許空間上可免去與同儕相處的困擾,例如霸凌)。如果把孩子帶回家卻不教育,這個孩子學到的跟他在外面學的是一樣的。
在家教育是一種選擇! 它不是迫於無奈,而不得不的退路與安置。就如同嚮往那將來極重無比的榮耀,就容易將執行在家教育所遇見的苦楚,看為至暫至輕的苦楚。
在家教育是一個使孩子(家庭)走向真理、走向正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之一與過程,家長拾起了這個領導的責任,家庭的功能得以發揮。在早期不一定能上學的年代,家庭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是家長用行為、態度告訴孩童何為品格(早期的家長就是現在的爺爺奶奶們,絕大部分都沒有顯赫的學歷);但如今這樣的角色被交付於學校與社會,家長反過來憂心學校教不好,忽略了自己的那一份。
是不是在家教育不是重點,全賴恢復家庭價值觀、鞏固家庭的關係與功能。舉例來說:如果一個父親愛他的家庭,願意陪伴、建立跟家人之間的關係,他的孩子就從爸爸身上學到何為愛;如果一個妻子敬重丈夫、敬重家中的權柄,她的兒女就從媽媽身上學會尊重、順服。
箴言二十二章六節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神已經把教育的權柄給了父母,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「照著聖經的話」管教他,使他在長大之後、離開家有自己的生活之後,仍然能照著父母教的,一生一世走在神的路上,這不正是我們尋求與羨慕的嗎?
神的話能幫助父母,父母敬畏神的程度,能影響孩子渴慕神的程度,當一個家庭把聖經的教導當成最高的指導原則時,孩子就看見這個家是以敬畏神為標竿,明白信仰是他一生的目標,他的品格就在聖經中被建造。
教會可以協助家庭培養敬虔的後代,然而不是靠著教會的主日學、查經課程就能幫助孩童走上敬虔的生活,而是父母們有沒有使用神給的權柄,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。教會不能取代父母的職位,代替父母教養孩童。
鼓勵每一位家長,勇敢地拿起神所賜的權柄,盡心盡力愛神、盡心盡力愛孩子,正確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,為神培養合祂心意的僕人和使女。